一、 同行评议流程
为了保证期刊学术质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采取同行评议制度。 稿件审查流程主要为编辑部初审、评审专家外审、编委会(主编)终审三个环节,即“三审制”。同行评议时采用单盲评审,即论文评审时同行评议专家的任何信息不向作者公开。
二、论文要求
1.作者署名
科技论文署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保证每一位作者都对论文有实质性学术贡献,并同意该署名以及其出现的顺序。
(1) 为研究工作的概念、思路、选题、设计及数据的获取、分析或解释做出重要贡献者。
(2) 撰写论文或对其关键内容进行修改者。
(3) 对最终发表的论文进行全面审核与把关,并作最终定稿者。
(4) 同意对研究工作各个方面负责, 保证对论文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科研诚信问题进行调查和解决者。
未满足全部4条标准者不宜列为作者, 但若获得本人同意, 可在“致谢”中表示感谢。
2.论文的原创性
作者应确保论文内容是原创性成果,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且无抄袭、伪造和一稿多投,不涉及知识产权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文中使用了他人的作品和/或文字,应当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引用。
三、编辑的职责
为保证同行评议过程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期刊编辑必须遵循以下学术道德规范:
(1)编辑应公平、公正、及时地处理每一篇稿件,应仅依据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读性等论文本身内容及与期刊收稿范围匹配度对论文做出接受或者退稿的决定。
(2)编辑不应对作者的工作单位、性别、专业职称、学术荣誉等存在偏见。
(3)编辑应遵守保密原则,一方面对作者的研究内容保密,另一方面要对审稿专家的信息及审稿意见保密。
(4)编辑不得受利益驱使干预外审专家的同行评议过程,确保同行专家独立地给出评审建议。
(5)对于作者推荐的评审专家,编辑应认真审核其基本信息是否准确,学术背景是否与该文的研究背景相符,与作者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谨慎决定是否需要送审给推荐专家;对于回避的专家,若作者给出的理由充分,应尽量尊重作者选择。
(6)编辑应回避选择与作者具有利益冲突(如项目组成员、同事关系、师兄弟关系、亲属关系等)的专家审阅其稿件
(7)编辑应自觉回避与自身有利益冲突(参与论文撰写、项目研究,或者与作者具有同门关系、亲属关系)的稿件的送审工作。
四、审稿专家的职责
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评审专家应遵守以下伦理规范:
(1)评审专家在收到审稿邀请时,应首先了解期刊的定位及审稿要求。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与所评审的稿件是否匹配,如不匹配,应及时、明确告知编辑/编委,并建议更换评审专家。
(2)评审专家应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稿意见。如果不能,应及时告知编辑,或与编辑协商一个可接受的审稿时间。
(3)评审专家应以维护学术诚信,尊重学术自由为原则,运用其专业知识、优秀的判断能力,对稿件及其内容的优缺点做出诚实、客观、公正的评估,及时给出合理、有建设性的评审意见。避免含有对其他人未经证实的或恶意批评以及不公平的内容,避免提出无根据的指控。
(4)评审专家应审视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是否与所评审的稿件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如果存在,应及时告知编辑,声明所有相关利益关系,避免利益冲突。如果不能确定某些关系是否构成可能影响稿件公正评审的利益冲突,应咨询编辑以获得进一步的建议。
(5)评审专家应遵守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避免在评审过程中以及审稿完成之后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稿件内容及相关信息。
(6)评审专家在审理稿件时不应受稿件来源、作者国家、机构、种族、宗教、政治信仰、性别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 避免受商业利益的驱动。
(7)未经期刊编辑部许可,评审专家不得将论文转给其他人(同事、学生等)审理。
(8)评审专家在审稿过程中应检查稿件中是否存在重复发表、剽窃、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怀疑存在这些行为,应及时告知编辑,并提供相关证据信息。
(9)评审专家仅能建议增加与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不应仅为了提高引用次数或曝光度而建议作者引用本人或其同事的文章。
(10)在提交审稿意见后,审稿专家如果获得相关信息足以影响最初的反馈或建议,应及时联系编辑。文章出版后,如果发现任何审稿过程中未发现的问题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应及时告知编辑部。
五.抄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使用由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提供的查重软件“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来对提交的内容进行重复率检测,如果软件提出任何问题,我们将进行一些调查。投稿后如发现抄袭,稿件将被拒绝;如果发表后发现抄袭,我们可能会发出相关论文的更正或撤回通知。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范[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